集團下屬企業汕頭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上世紀80年代中期創新性的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500萬元住房建設債券作為啟動資金,按照“三三四”“二二六”的補貼模式,先后建成了飛廈、東廈、桃園、廣廈新城等幾十個大型住宅小區,解決了當時汕頭市15萬多戶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問題,使得汕頭市當時人均居住面積從全國中等城市倒數第三名躍至全國前列。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親臨城開總建設的住宅區視察。
“三三四”“二二六”補貼性住房。東廈住宅區桃園小區鳥瞰圖。
1987年汕頭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作為廣東省唯一代表出席聯合國和國家建設部召開的“國際住房年-中國昆明住房討論會”,汕頭在解決居民住房困難問題的做法,引起與會國內外代表的關注。
中央領導人蒞臨視察汕頭補貼性住房情景。
2012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城開總成功發行了13億元城投債,全力推進華馨花園限價房、金鳳西路一期、金鳳半島土地一級開發等項目,有力地紓解了當時汕頭在保障房建設、市政基礎建設等方面的資金困難,為推進汕頭城市建設的提質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年由汕頭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主辦了“汕頭珠港新城城市設計國際競賽評審活動”,中標單位美國豪張思(HZS)為汕頭描繪了“璀璨之鏈,夢想之城”。